房價同心圓理論可套用到桃園房價走勢嗎?


從區域房價的認知與了解,一般人普遍都有一個印象,那就是市中心區房價最高,越往外圍走房價就逐步降低,也就是說「房價與市中心的距離成反比」,距離越近房價越高,距離越遠房價越低,這就是所謂的房價同心圓理論,但這個理論可以套用到桃園最近的房價走勢嗎?

房價同心圓理論事實上是從都市成長的同心圓理論而來,這個理論認為城市之發展就猶如一個同心圓,中間核心地帶是所謂的中心商業區(CBD),正是房價最貴最高的地方,圍繞中心商業區是一圈圈往外擴展的不同生活圈,房價也因離中心商業區越遠而越低。

在都會中心房價高,但又擁有多元工作機會的情況下,買不起高房價房子的工作者只好往外圍移動定居,於是帶動整個城市不斷的往外擴張,這就是同心圓理論的都市成長模式,這種模式在國際大都會地區大都看得到,尤以中國北京市最為明顯,她一環、二環、三環、四環….的發展概念就是典型的都市成長同心圓理論,也是房價同心圓理論的代表。

房價同心圓理論在台灣也可看出其脈絡,特別是在北部都會區,大家都公論台北市的大安區、中正區、中山區、信義區及松山區是大台北地區的發展核心地區,也就是市場俗稱的蛋黃區,房價最高,外圍是蛋白區,房價次高,再往外就是新北市,其房價要比蛋白區還低,再外圍就屬桃園地區,其房價又比新北市低,也應該比新北市低才對。

由於房價同心圓理論具有「房價與市中心的距離成反比」之特性,因此可以讓我們輕鬆來評量一個地方的房價是否合理,是偏高或是偏低。譬如台北市的蛋黃區房價若都還在每坪100萬以下,在蛋白區卻有些新預售案推出每坪100萬以上的房價,這明顯的是個偏高的不合理房價,在房市替代效應之下,這樣的房價是難有支撐的,未來除非蛋黃區房價快速超越蛋白區房價,否則蛋白區房價只有下修的份了!
今年來由於桃園地區房價大漲,有些區域房價都已經超越新北市,這時房價同心圓理論當然就被拿來運用囉。按照過去的市場經驗,桃園房價都是比新北市低,在低房價的優勢之下,過去桃園房市還有蠻多台北客的買盤,但是自從三峽、林口房市轉趨熱絡,房價又差距不大的情況下,北客在三峽及林口等地就被攔截下來了,大大影響了桃園房市的表現。

直到去年政府要重新啟動桃園航空城、高鐵特區開發、機場捷運、升格等等利多匯集,又讓桃園房市活過來,而且補漲氣勢如虹,今年來甚至出現高鐵特定區、中正藝文特區等地開價高過新北市的罕見現象,在房價同心圓理論之下,當然就被市場解讀為是不合理的房價,市場擔心這樣的房價有泡沫化之虞。

很多人都會同意:「從台北火車站出發,當上一站還在二字頭房價,下一站就沒有三字頭的理由。」但這就是房價同心圓理論,如果都市發展不是個單一圓心,而是多元核心呢?那只要周邊條件俱足,房價不一定都是以台北市蛋黃區馬首是瞻啊,桃園是不是也能發展出自己區域的蛋黃區呢?這是個大大的問號,「周邊條件俱足」是觀察及判斷的重要依據,那就讓我們耐心的繼續看下去囉,現在下結論還太早!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