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農村改建條例」真能讓農村脫胎換骨嗎?


日前行政院通過「農村改建條例」草案,由於時間點讓人不由得不有政治之聯想,加上從表面上來看,似乎又可以直接「嘉惠」基層的農民,所以將來在立法院通過的機率非常高。只是這樣一個立意良善的新法令,真的能夠讓經建會眼中「環境窳陋衰頹,建築新舊雜陳、醜陋」的農村脫胎換骨嗎?政府在推出此一政策時,是不是已經掉進「只見秋毫、未見輿薪」的迷失當中!

「農村凋敝、人口外流」,已經不是近幾年的事了,是早就存在的事實,政府也知道其中問題之嚴重性,只是苦無良策,所以每到選舉,就施施小惠、釋出短期政策利多,討好農民,當然也同時討些選票。因此行政院日前通過的「農村改建條例」,儘管立意良善,但在時機點上仍免不了落入討好選民的動機論當中,何況在此新法令政策下,有些市場面的問題,政府可能到現在都還沒看到。


政府沒看見市場問題

首先,根據農改條例草案,位於「交通便利、公共設施完備」地區之農地將大舉釋出,根據上述條件,媒體已經遙指科學園區、高鐵車站特定區周邊農地將會優先釋出,估計將有高達一萬公頃之農地因此變成建地。這對房屋市場是福是禍?恐怕已不用多說,以高鐵五大車站特定區為例,總規劃面積約1500公頃,至今仍不見國內任何一家知名建商進入開發,如今又要開放站區外周邊農地,這是要加速站區開發?還是要扯車站特定區發展之後腿?政府政策明顯缺乏一貫性及整體性!

退一步來看,釋出之農地真的獲得建商之青睞前來開發,也真的蓋出美侖美奐的「田園住宅社區」,但關鍵在進住率是高是低?住進去的是當地民眾還是外來住戶?萬一進住率不高,是不是又要在市場上造就一批批空屋,形成資源的浪費。到時若因房價偏高,吸引進住的只是城市有錢有勢的換屋客或第二屋買家,這對目前市場上有限的豪宅客源也只會產生稀釋的作用而已。


產生稀釋作用

就國內房屋市場而言,哪些地方可以蓋高級住宅?哪些地方可蓋豪宅?似乎早就有定論,要在鄉下田間蓋出「蘆洲房價、陽明山居住品質」之優質田園社區,不是不可能,只是市場是否認同,恐怕仍是個未知數!


事實上,政府開始重視農村、農民的問題,是一件可喜可賀之事,大家都樂觀其成。只是政府在制定農改政策之前,到底是見樹還是見林呢?如果像現在這樣只見樹不見林,認為補貼就能改善農民居住環境,認為讓農地改建地,農民就能翻身,那可能是另一場農村及農地災難的開始。政府若不思全面提振整體經濟、投資環境及國民所得,讓年輕人在鄉間在田野也有立足之地,富麗農村的美景才真能實現,否則所謂的優質「田園住宅」,最後恐怕還是像海市蜃樓般一場空!
(本文同時刊於6月25日蘋果日報)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