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過幾天就要跟2010年說bye bye了,回顧過去一年的台北房市,可說是精采有餘、熱鬧十足,在高房價的民怨之下,政府連番祭出了打房的措施,但是市場卻是一幅越打越熱的態勢,小市民、無殼蝸牛仍然望屋興嘆,建築業者及周邊賣屋產業卻都高調慶豐收。
檢視2010台北房市真的是一幅悲喜交織的畫面,悲的是房價越漲越高,去年底高房價就已經成為十大民怨之首,然而,根據市場調查顯示,台北市今年預售屋平均單價已正式突破每坪70萬元,首善之區大安區更是站上每坪115萬元的天價,中正區及信義區也都突破每坪90萬元的關卡,這都是歷史新高紀錄,但更讓市場譁然的是五都選後「帝寶」豪宅第一件法拍屋竟標出每坪206萬元的天價,事後又棄標的情形!
在如此高漲的市況之中,最悲慘的當然是買不起房子的小市民,特別是看到房價節節高漲的那種相對貧窮感與相對剝奪感更是強烈,於是消失二十年的無殼蝸牛運動重現台北街頭,呼籲政府重視無殼族住的需求,同時注意高房價可能引發的市場泡沫危機。
無殼蝸牛運動重現江湖
只是這場「無殼蝸牛Part 2」聲勢明顯不如二十年前,畢竟台北市自有住宅率高,房價漲市民資產也跟著水漲船高,誰願意看到自身的資產縮水呢!這就看到悲的另一面喜了,而最高興的當屬蓋房子及賣房子的人,今年上市櫃的營建公司就有幾家可能賺到一個資本額呢,員工七、八月年終獎金已不稀奇,因為今年房仲業者可說是房市最大贏家,全國房仲家數不僅突破五千家,很多幸運的房仲更可拿到高達12個月的年終獎金,等於是做一年賺兩年,羨煞所有上班族。
台北市民有殼階級更高興的還有都市更新的大利多,五都選前市長郝龍斌就宣布,屋齡30年以上的老公寓有機會拿一坪舊屋換一坪的新屋,頓時間台北市擁有老舊房屋的市民宛如就住在金屋之中,老屋變黃金的預期心理,讓台北市出現了老公寓比電梯大樓貴的奇特現象,另一方面也讓都更的整合難度增高,這真的又是一個悲喜參半的例子!
當然,今年台北房市奇特的現象不只這一樁,百萬億元豪宅秒殺結案,也是令人嘖嘖稱奇的特殊現象,像是「國泰天母」、行政院長官邸前的「九野」、華人之光吳季剛設計的「縱橫天廈」、大安森林公園旁的「頂高麗景」、位於徐州路10號的「徐州10」等等,雖然單價及總價高如天,但都在短短時間內銷售一空,顯示市場熱錢已經不只是「淹腳目」了。
此外,房市還有一種攀親帶故的特殊效應產生,例如松山機場與上海虹口、東京羽田機場對飛,敦北、民生社區的房產都跟著轉熱,商辦與豪宅都炙手可熱;台北花博雖被在野黨罵得半死,但是在花博周邊的預售推案卻也都跟著沾光,成了另類的花博行銷;捷運蘆洲線通車也讓台北端及北縣段沿線房價都出現補漲行情。
事實上,在諸多的市場利多拉抬房價之下,政府也兩度祭出升息的動作,央行更是先後丟出「彭三不」及區域性的選擇性信用管制,台北市也將在明年開徵豪宅稅,同時逐年取消停車獎勵等抑制房價的措施,但是為什麼今年台北房價仍然漲聲不斷呢?歸納起來不外以下三大原因:
台北房價漲聲不斷三大原因
元凶當然是市場資金氾濫。從低利政策到2009年遺贈稅調降至10%,到台商資金鮭魚返鄉潮,到最近美國二度寬鬆貨幣政策(QE2)引發的台幣升值熱錢效應,形成一波又一波的資金潮,這些如滔滔巨浪的資金潮不是流入股市就是衝進房市,以台北規模這麼小的房市怎能不漲呢,其外溢效應更是直衝即將升格的新北市及桃園等地區。
其次是兩岸和平紅利發酵。開放陸客來台觀光、簽訂金融MOU及ECFA等兩岸關係的持續開展,一改過去台灣人流、金流單向流入中國的不正常現象,對岸人流、金流可望回流台灣,以及複製當年香港因類似開放政策帶來繁榮的預期心理,使得台北房市籠罩在「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」的氛圍之中,當這個「大咖」還沒真的大舉進來,台北房價可能就很難拉回囉!
最後一些重大建設及開發計畫的投入,也對房價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。像是南港地區有軟體園區、音樂中心、生技園區、三鐵共構等計畫的投入,使得區域房價也喊到每坪百萬之上;內湖地區前有內湖科學園區帶進十萬之多的就業人口,後有擴大為大內科計畫及文湖線通車、重劃區開發等利多,也都讓內湖區域房價居高不下。
台北位居全國政經及交通中心,就業機會多,生活機能強,房價長期居全國之冠,今年在眾多利多的支撐下,房市表現仍然不俗,但已高的房價是否能夠續漲,恐怕連神仙也難逆料,更何況政府還有很多政策工具可用來打房、抑制偏高的房價,因此建議有意投資房市的民眾,仍不可高槓桿操作、不可過度投機,畢竟小心才能駛得萬年船!
檢視2010台北房市真的是一幅悲喜交織的畫面,悲的是房價越漲越高,去年底高房價就已經成為十大民怨之首,然而,根據市場調查顯示,台北市今年預售屋平均單價已正式突破每坪70萬元,首善之區大安區更是站上每坪115萬元的天價,中正區及信義區也都突破每坪90萬元的關卡,這都是歷史新高紀錄,但更讓市場譁然的是五都選後「帝寶」豪宅第一件法拍屋竟標出每坪206萬元的天價,事後又棄標的情形!
在如此高漲的市況之中,最悲慘的當然是買不起房子的小市民,特別是看到房價節節高漲的那種相對貧窮感與相對剝奪感更是強烈,於是消失二十年的無殼蝸牛運動重現台北街頭,呼籲政府重視無殼族住的需求,同時注意高房價可能引發的市場泡沫危機。
無殼蝸牛運動重現江湖
只是這場「無殼蝸牛Part 2」聲勢明顯不如二十年前,畢竟台北市自有住宅率高,房價漲市民資產也跟著水漲船高,誰願意看到自身的資產縮水呢!這就看到悲的另一面喜了,而最高興的當屬蓋房子及賣房子的人,今年上市櫃的營建公司就有幾家可能賺到一個資本額呢,員工七、八月年終獎金已不稀奇,因為今年房仲業者可說是房市最大贏家,全國房仲家數不僅突破五千家,很多幸運的房仲更可拿到高達12個月的年終獎金,等於是做一年賺兩年,羨煞所有上班族。
台北市民有殼階級更高興的還有都市更新的大利多,五都選前市長郝龍斌就宣布,屋齡30年以上的老公寓有機會拿一坪舊屋換一坪的新屋,頓時間台北市擁有老舊房屋的市民宛如就住在金屋之中,老屋變黃金的預期心理,讓台北市出現了老公寓比電梯大樓貴的奇特現象,另一方面也讓都更的整合難度增高,這真的又是一個悲喜參半的例子!
當然,今年台北房市奇特的現象不只這一樁,百萬億元豪宅秒殺結案,也是令人嘖嘖稱奇的特殊現象,像是「國泰天母」、行政院長官邸前的「九野」、華人之光吳季剛設計的「縱橫天廈」、大安森林公園旁的「頂高麗景」、位於徐州路10號的「徐州10」等等,雖然單價及總價高如天,但都在短短時間內銷售一空,顯示市場熱錢已經不只是「淹腳目」了。
此外,房市還有一種攀親帶故的特殊效應產生,例如松山機場與上海虹口、東京羽田機場對飛,敦北、民生社區的房產都跟著轉熱,商辦與豪宅都炙手可熱;台北花博雖被在野黨罵得半死,但是在花博周邊的預售推案卻也都跟著沾光,成了另類的花博行銷;捷運蘆洲線通車也讓台北端及北縣段沿線房價都出現補漲行情。
事實上,在諸多的市場利多拉抬房價之下,政府也兩度祭出升息的動作,央行更是先後丟出「彭三不」及區域性的選擇性信用管制,台北市也將在明年開徵豪宅稅,同時逐年取消停車獎勵等抑制房價的措施,但是為什麼今年台北房價仍然漲聲不斷呢?歸納起來不外以下三大原因:
台北房價漲聲不斷三大原因
元凶當然是市場資金氾濫。從低利政策到2009年遺贈稅調降至10%,到台商資金鮭魚返鄉潮,到最近美國二度寬鬆貨幣政策(QE2)引發的台幣升值熱錢效應,形成一波又一波的資金潮,這些如滔滔巨浪的資金潮不是流入股市就是衝進房市,以台北規模這麼小的房市怎能不漲呢,其外溢效應更是直衝即將升格的新北市及桃園等地區。
其次是兩岸和平紅利發酵。開放陸客來台觀光、簽訂金融MOU及ECFA等兩岸關係的持續開展,一改過去台灣人流、金流單向流入中國的不正常現象,對岸人流、金流可望回流台灣,以及複製當年香港因類似開放政策帶來繁榮的預期心理,使得台北房市籠罩在「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」的氛圍之中,當這個「大咖」還沒真的大舉進來,台北房價可能就很難拉回囉!
最後一些重大建設及開發計畫的投入,也對房價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。像是南港地區有軟體園區、音樂中心、生技園區、三鐵共構等計畫的投入,使得區域房價也喊到每坪百萬之上;內湖地區前有內湖科學園區帶進十萬之多的就業人口,後有擴大為大內科計畫及文湖線通車、重劃區開發等利多,也都讓內湖區域房價居高不下。
台北位居全國政經及交通中心,就業機會多,生活機能強,房價長期居全國之冠,今年在眾多利多的支撐下,房市表現仍然不俗,但已高的房價是否能夠續漲,恐怕連神仙也難逆料,更何況政府還有很多政策工具可用來打房、抑制偏高的房價,因此建議有意投資房市的民眾,仍不可高槓桿操作、不可過度投機,畢竟小心才能駛得萬年船!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