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氣急凍 北市房仲業5招應變圖存


房市景氣到底有多冷呢?從台北市2015年房屋買賣移轉數量就可見一斑,根據官方數字統計,2015年台北市全年買賣移轉件數為29,904件,年衰退6.6%,跟最近這波房市交易最熱絡的2006年相比,更是大幅萎縮近六成,為了圖存房仲業者紛紛展開應變之道,以圖東山再起。

2015年房市表現持續低迷,台灣整體房市交易量很有可能只剩下27~28萬件,跟前一年32萬件相比,又是超過兩位數字之衰退,其中在政府打房措施當中受傷最嚴重的台北市,2015年房市交易當然更顯冷清。

根據台北市地政局統計,2015年台北市全年買賣移轉件數約落在29,904件,跟前一年比較,衰退6.6%,不僅比去年還少2119件,與2006年的高點68976件相比,更是大幅萎縮56.6%,還不到當年成交量的五成,可說比腰斬還慘!

台北市房屋交易量持續大幅萎縮,主要還是受到政策面跟市場面的影響,政策面是政府打房措施很多都是針對台北市,像是選擇性信用管制、囤房稅、豪宅稅、加強版房屋稅等等,讓市場承受很大的壓力;市場面則是房價太高漲,引來高民怨以及買盤外移等後遺症。

由於近年來政府持續打房,但顯現出的結果卻是「打量不打價」,受傷最重的就是台北市的房仲從業人員,照理說台北市應該會出現市場人士所說的「倒店潮」,但是從近幾年公會會員家數變動來看,倒是還沒出現「倒店潮」,主要是業者要關店是有時間落差的,如果市場交易量再不放大,「倒店潮」的數量,過兩年應該就會反映在會員家數增減上了!

面對外在如此艱困的經營環境,台北市房仲業者也紛紛採取了一些應變及轉型的措施。就市場觀察,台北市房仲業者為了圖存,這兩年來出現了五種較明顯的因應圖存之道:

一、倂店、縮編經營

同一系統的兩、三家店合併為一家店來經營,減少人員流失的士氣低落效應,同時也節省相關成本的支出。

二、店面轉樓面

台灣最早期房仲是以樓面式經營為主,後來隨著法制化,有全面被店面式經營給取代的情形,但是近年來隨著房價的大漲,很多一樓店面租金也水漲船高,讓包括經營房仲的商家都受不了,所以還想持續經營房仲的業者就轉到租金較便宜的樓面上經營。

三、兼營或轉營海外房地產

台北市房仲市場僧多粥少,業者為了另謀生路,有既有房仲兼營起海外房地產市場,或是有的另成立新公司專營海外地產,這也是為什麼台北市房仲會員家數至今不減反增的很重要原因。

四、轉招

為了節省加盟費用的支出,有的房仲退出加盟系統,成為獨立經營品牌,另有業者則是選擇加盟費用較優惠的品牌轉換招牌,這種換招的情形在加盟品牌當中也有越來越多的情形。

五、暫時歇業
當然,業者因應如此市況的不景氣,但又不願全面放棄的情況下,有的就選擇暫時歇業,等到哪天景氣回春,再圖謀東山再起!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