遷都是個好議題 但也是個假議題!


元月總統大選底定之後,遷都及五院搬遷的話題突然又浮上檯面,談得好像煞有介事,實際上遷都是個好議題,但說穿了也是個假議題,大家都知道好處多多,但是知易行難,牽一髮動而全身,真要付之實現,恐怕是難上加難啊!

遷都或是五院搬遷就跟松山機場要不要搬一樣,已經談了很多年,也有很多人都有類似的主張,陳水扁執政之初也提議過,但最後都不了了之。這次在總統大選結束後,民進黨在立法院取得絕對多數再次執政,群雄當中的台南市長賴清德及台中市長林佳龍就跳出來,又做出這樣的主張,這次有可能成真嗎?

歷史上有很多國家把首都或行政中心從某城市遷到另一個城市,特別是在古代,由於政治環境的不穩定、以及遷都成本遠低於現代,因此遷都比較多見。過去遷都通常是基於戰亂、朝代或政權的更替,或者領土的變更與擴大,原首都的某些機能喪失,或是原首都過於擁擠等等因素,甚至有為了平衡地區發展而遷都。

最近的例子是,1990年兩德統一後,德國由原西德時的首都波昂遷回柏林,就是基於政權及領土的變更而遷都,更早的是,巴西為了促進內陸地區的發展,於1960年由里約熱內盧遷都到現在的巴西利亞。

看來遷都並不是萬萬不能的事,而且站在現實面來看,我國若是遷都或是五院搬遷,還真的是有很多好處。

一、可平衡區域發展

這是主張遷都者,或是台灣若真的要遷都最主要的考量,著眼於扭轉過去重北輕南的發展態勢,讓人口不要過度集中在大台北地區,巴西當年遷都也是這般的思考模式。

二、創造就業機會及創造新商圈

藉著大量公務人員的遷移,可帶動周邊相關生活機能的發展,甚至可形成新的商圈,進而創造當地更多的就業機會,這也是很實質也很容易看得到的遷都正面效應。

三、紓解台北的高房價

台北市地狹人稠,加上主要中央部會都設在台北市區內,在就業機會、生活機能與交通等重大建設都匯聚在台北的情況下,形成了一個天龍國效應,房價不斷創新高,而且是居高不下。若能遷都,當然可某種程度將支撐房價的人口部分抽離掉,進而來緩解高房價的壓力,高達16倍以上的房價所得比,自然有機會回落到較合理的水準。

四、型式上政治解嚴的象徵

台灣雖然政治上解嚴很久了,但是在很多意象上都還沒解嚴,最典型的就是總統府,從國民黨時代就一直延用日據時的總督府,這是很多主張遷都者很在意的地方。一旦遷都,我們就可以有自己設計規劃、在地本土味的總統府,不用被歷史的框架給束縛住,達到真正政治上的解嚴。

儘管遷都有這麼多的好處,但為什麼過去一再提議都不了了之呢?最主要還是卡在下面幾個障礙上面。

首先、遷都是否已形成共識?有人主張遷都,當然一定有人反對,特別是很多公務員可能就會跳出來反對,如何形成共識很重要,否則光這個議題就有得吵了。

再來,若是達成共識決意要遷都,要遷到哪裡?台南會說選我選我,高雄也會說我最好,台中會禮讓放過嗎?一定又是大家搶破頭,這樣一來也難免的又要吵上一陣子!

最後,土地哪裡來?經費哪裡來?畢竟遷都是個艱鉅的工程,這些問題都不是喊一喊就可以有答案的,也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解決的。

所以說遷都是個好的議題,但也是個假議題,若要讓此假議題成真,同時也顯示新政府遷都的決心,就該在總統府或中央層級先成立一個遷都規劃小組,從長計議,等五年、十年後再來遷都是不嫌晚的!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