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市場傳出,因為交通建設未到位,房市大咖甲山林機構逾10萬坪淡海土地封盤暫不推案了,靜待價值浮現。但另有統計顯示,點燈率偏低的淡海新市鎮已成了大台北年輕人移居的熱區,此一矛盾的現象,確實也讓不少首購族徘徊在買或不買之間而游移不決!
根據甲山林機構董事長祝文宇對媒體表示,該集團在淡海新市鎮有超過10萬坪土地(市值約500億元),不過這些土地現在全部封盤(不推案),接下來在輕軌捷運到位後,才會重新釋出。顯然的,連大房產集團短期內都不看好高供給量、高空屋率的淡海新市鎮。
不過,回頭看看,過去10多年房市大多頭,房價高漲,造就很多像淡海的新興重劃區,首購族也只能往這些量大、價廉的新區移動,在周邊機能還未完全到位的情況下,這些點燈率低被媒體戲稱「鬼城」之地,在一陣陣無奈聲中已成了年輕人移居的熱區,也宛如成了年輕人安居的新故鄉!
房市大多頭造就「鬼城」現象
一個城市的發展就宛如一顆雞蛋,蛋黃核心區飽和之後往蛋白區發展,蛋白區再往蛋殼區拓展過去,在地價與房價雙低的優勢之下,經濟能力較弱又想購屋成家的年輕人,只能以時間換取空間的方式,往都會外圍地區購屋落戶,因而形成蛋黃區建物與人口雙老化,蛋白外圍、蛋殼區房子與人口雙年輕化的鮮明對比景象。
這種特殊景象最明顯反映在家庭成員的數量上,根據內政部的統計,2016年底新北市淡水區每戶家庭人口數平均2.29人,比全國平均值每戶2.74人還低很多,僅次於杳無人煙的平溪區每戶2.05人,是大台北地區主要行政區中家庭人口數最少的地方。
此一數據充分顯示,近幾年來淡海地區已成為大台北年輕人移民的熱區,在單身、頂客族甚或只有一個小孩的小家庭大量進住下,大大拉低了淡水區家庭人口數,每到假日都可看到大批年輕爸媽帶著小孩或毛小孩逛街購物的畫面。此外,新市鎮內的新市國小,已連續3年入學人數大爆滿,也證明了此一市場趨勢。
水往低處流 年輕人購屋往低價區走
可預見的,這一種現象與發展趨勢在短時間內是不會有所改變的,主要還是低房價的吸引力,目前淡海新市鎮新成屋已經再回到1、2字頭的價位,而且是持續下修當中,這可望吸引更多年輕人移入,目前雖因區內空屋仍多、點燈率仍低,生活機能尚不佳,被網友及媒體戲稱為「鬼城」,但是在大量小家庭聚居的情況下,未來區內商圈發展潛力仍值得期待,長線還是看好的。
事實上,類似淡海地區不少年輕人錯把「鬼城」當故鄉的現象,在林口地區也可以看得到,林 口地區仍是屬於年輕族群的新市鎮,好在林口地區的生活機能是越來越完備,此外,大台北地區像是早期的新店安坑地區、汐止地區等也是一樣,是逐漸從鬼城翻轉過來的。
現在人氣城市也是從「鬼城」蛻變來的
以內政部資料來看,汐止近幾年來家庭人口數仍持續減少,到去年底降至每戶只有2.3人,與淡水地區比較也差不了多少,若將時間拉得更久遠一點,像是三重、新莊、中和等地也都是經歷過這樣的陣痛調整期,這也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必然歷程。
少子化、老齡化是國內未來房市最大的隱憂,但是對於一些位在都會區邊緣的新興重劃區,即使是房市供過於求,即使是被人稱之為「鬼城」,但在區域低房價及一切都新的優勢之下,即使還有不少年輕人仍游移不決在買或不買當中,還是會有另外一批批年輕生力軍往這些地方移動的。
話說回來,年輕人往這些蛋白外圍區、蛋殼區購屋好不好?他們會不會因而花太多的時間在通勤上面,他們會不會從此當起了為銀行打工的「屋奴」,這已是一個在房市當中探究多時但沒答案的話題。
淡海新市鎮逐漸成形,但新屋供給不容小覷 |
留言
正因為區域內有這麼多的缺點,加上房屋供給量過大,才能提供相對低價親民的房子給年輕人購買,期望在更多年輕人移居進駐的情況下,這些被戲稱鬼城之地,終有一天也可蛻變成人氣城市.....
在新市鎮範圍內、範圍外的北新路甚至新春街新民街根本沒聽過這種困擾。
淡海新市鎮目前蛋黃區的中山北路兩側距離海洋有4公里,加上四季盛行風向並不直接從海面吹來,
除了沙崙較靠近岸邊的老房子,不會有海風侵蝕困擾。也沒有明顯的室外機防鏽、汽車防鏽市場需求。
你自己為何不來看看,這個讓許多青壯家庭負擔大幅降低的安身立命之地呢?
只要沿街走走!抬頭看看所有金屬物件,真假立判不是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