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經拿到使用執照一年多的信義計畫區超豪宅「陶朱隱園」,近日傳出「開胡」好消息,媒體大肆報導並推估其成交單、總價,雙雙打破台灣史上豪宅的新天價紀錄,引起市場一陣譁然,咸認為這有測試有錢人口袋與腦袋的味道,更是一公然挑戰政府公權力的大膽行為!

豪宅王寶座換人 身價兩倍高
「One Park Taipei元利信義聯勤」同樣是屬於超豪宅等級的新成屋案,因擁有大安森林公園無敵景觀視野,並傳出台語歌后江蕙購買一戶而聲名大噪,去年實價登錄揭露32樓戶別成交總價4.61億元,推估每坪為299萬元,以些微差距擠下「仁愛帝寶」每坪298.2萬元的最高價豪宅寶座,成為最新的豪宅王,如今「陶朱隱園」跳空站上每坪600萬元的價位,不僅突破了300萬的「彭淮南防線」,更將台灣豪宅的天花板往上大幅拉升。
當然有人要問了,「陶朱隱園」超豪宅真的有如此高貴的行情嗎?事實上也有人質疑這是真的嗎?因此媒體同時就追出,該一法人乃是同一集團旗下的子公司,明顯的是左手賣右手,因此某一媒體就直言不諱點出這是自家人在「造市」,並直接聯想到另一個位於植物園旁的頂級豪宅案「松濤苑」。

「定錨效應」依樣畫葫蘆
所謂「定錨效應」亦稱為「錨定效應」,在很多商品銷售時常常被拿來運用,在豪宅市場上更是創新高價的最佳利器。長期以來,因為市場上對於一地的豪宅天花板價已有一個刻板印象,譬如最高每坪200萬元,因此有個新豪宅建案想要賣高過200萬以上,往往就得重新定錨,由自家人去創造出新天價,打破之前已僵固的錨定現象。

另一個案例是香港的第一豪宅、位於半山可俯瞰維多利亞港的「天匯」,這是李兆基旗下恆基兆業地產公司的超豪宅建案,2009年10月傳出以每坪1057萬台幣的天價售出24戶,成為當年全球最貴的豪宅。只是隔年6月就傳出20戶悔約,讓警方高度懷疑恆基可能為了炒作房價,與買家進行假交易,並大舉搜索該公司。
兩岸三地一個樣 建商自行「造市」

另一種聲音是說,這是在測試有錢人的腦袋,有錢人口袋深有錢可以任性而為,但有錢人的腦袋並不是都裝豆腐渣,市場上最高價豪宅王每坪300萬以內就可以入手,也是國際名家設計,又有大公園景觀視野,為什麼要花大錢去買一戶怪奇設計,又被其他建築包圍的天價房子呢?莫非把當今世上有錢人都當「盤子」嗎?
但台灣畢竟是個自由開放的市場,有人自抬身價,有人願意埋單,旁人似乎也沒有置喙的餘地。最大的問題,也最令人氣憤的是,像這類藉著媒體之手公開天價交易訊息,公然炒作房價的行為,政府似乎是無動於衷,也無可奈何!
讓我們回頭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,上述上海的例子發生後,上海房地局會同財稅、工商、物價等部門對「湯臣一品」進行聯合檢查,暫停其銷售行為,並將之列入類似「不良行為」的黑名單當中。
至於香港政府在恒基地產「豪宅門」事件發生後,不僅嚴格規定「房地產銷售合同 5天後公開交易資訊」,並積極完備房地產市場法令規範,制定完整的「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」,已於2013年全面實施,同時成立專責單位《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監管局》,管理預售屋及新成屋之銷售,有效抑制市場之投機炒作,並確保民眾購屋之權益。
在無殼蝸牛運動30周年,在高房價仍是民怨之首的現在,看看別人想想自己,政府主管機關是不是該有更積極的作為呢?否則這種公然挑戰政府公權力的情事恐怕會層出不窮。
註:本文首刊今周刊官網「陶朱隱園每坪600萬天價,是帝寶兩倍,要測試有錢人口袋,還是挑戰政府公權力?」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