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可能普遍都有一個刻板印象,那就是有錢人買房子住,大多數是越住越旺越有錢;小資族買房子住,卻常見是越住越窮,甚至是到最後房子慘遭到法拍命運!事實真的是這樣子嗎?
地段力的差異
為什麼會有「有錢人買房越住越有錢,小資族買房越住越窮」的刻板印象呢?主要應有三個原因,其一是地段力,有錢人購屋,就是有錢嘛!當然有足夠的能力挑高價的蛋黃地段入手,可說已先立於不敗之地,蛋黃區房價易漲難跌,等到有一天要換屋時,往往都會有不小的增值空間,當然是越住越有錢囉!
相對的,小資族囿於本身能力有限,買屋只能用時間換取空間,買在相對較遙遠的蛋白區,甚至是更遠的蛋殼區。由於交通不便、生活機能不佳,房價很難翻漲,要利用第一屋增值翻身轉進市區難度很高,何況這些地段都是土地供給及房屋推案量大的地區,一不小心很有可能長期套牢,並進而淪為屋奴。
產品力不一樣
其次是產品力不一樣,建商選地推案若是鎖定購買者為高資產族群,在地點選擇需是A級地段之外,對於產品坪數規劃、建材、戶數、物業管理等等要求,也一定都是高級或豪宅等級,在產品力是量少質精的情況下,社區內房屋是物稀為貴,加上市場上流通籌碼少,自然可達到保值及增值的效果。
至於小資族購屋的標的,往往是大型社區、戶數多、總價低、格局規劃欠佳的產品,不只投資客多、進出分子複雜,社區更不時會有多戶房子同時待售,社區籌碼(房子)相對不穩定,若遇到投資客拋售或是有住戶淪為法拍屋,更會破壞整個社區的房價,這類社區房子的住戶必然難逃賠多賺少的命運。
經濟力決高下
最後,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經濟力,這也是有錢人跟小資族買房最大的差別,有錢人買房錢不是問題,甚至不用跟銀行貸款,可全額現金購屋,這就不用擔心房貸利率的波動問題了!
小資族購屋錢是大問題,籌足自備款就是一大難關,當然大部分還是要跟銀行貸款,因此若是屬市場上所謂的「墊腳尖」購屋者,原本買不起硬要買的族群,很可能就會出現被後續房貸拖垮的狀況,或是有小資族面臨裁員減薪等突發狀況,房子更可能淪落到法拍的命運,這類小資族的房子往往是負債,不是資產。
以上應該是市場上對此刻板印象最直接的因果聯想吧!只是這應該不是個必然現象吧,學術界好像也沒有任何實證之研究,更是找不到任何相關聯的統計數據來佐證。
倒是我們看到市場上公認的全國第一豪宅,曾出現貴婦名媛名下大豪宅遭到法拍的案例,房價一砍就是幾千萬上億的,可沒有越住越有錢呢!當然,過去市場上也看到不少小資族買房,結果卻是一路順風順水,房子越換越大,還從蛋白區住回蛋黃區的例子呢!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