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懷土地 比炒房價更重要





36℃、37℃、38℃…氣溫不斷創新高,110萬、130萬、150萬……國內房價也不斷突破歷史新高紀錄,這兩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,怎麼會擺在一起談呢?正因為這兩者過去在國內建築業界有如兩條平行線,才叫人不得不杞人憂天!

環保抬頭

所幸近幾年來,終於有些建築業者開始關照房屋以外的東西,而不僅是關心室內空間舒適度而已,這是好的開始,如果所有建築業者都能更重視生態環保,相信大家就不用擔心要面對那「不願面對的真相」了!

最近台北氣溫不斷創新高,一到中午時刻整個台北街道真的是「萬徑人蹤滅」,大夥兒都躲到室內去了,整個大台北盆地有如一個蒸籠。國際能源總署統計,台灣平均每人二氧化碳排放量高達11.26公噸,排名全亞洲地區第一。 然而,以創造個別家庭居住空間舒適、安全為目的的建築業者,從事的卻是「終絕每塊大自然之土地」,讓自然森林變成水泥叢林的工作,每塊土地經業者「開膛破肚」,就注定萬劫不復,這正是學術上所稱的土地「不可逆性」。

暖化效應台北成蒸籠

在地球暖化日益嚴重的此刻,建築業者取得、規劃土地時,更要有生態環境意識,更多綠化、節能減廢設計,也就是將「綠建築」的思維,關照在每塊土地裡,這比一味創新地價房價,或爭某一團體龍頭之一時虛名,更有意義。如果不此之圖,在政府一意作多房市的情況下,業者真的蓋出「廣廈千萬間」,恐怕不是萬民之福,只是讓更多人住進「大台北蒸籠」罷了。

很高興近幾年來已有建築業者將心力放在這上面,包括昇陽建設、富邦建設、震大建設、大陸工程、山圓建設、麗源建設、福懋建設、居富建設等等,都陸續推出綠建築住宅。只是就整體房屋供給數量來看,這類住宅仍是有限的,所以民眾知之者甚少,更不要說個人如何在住的需求上面,為環境盡點心力了!

當然這時候政府也應該扮演好遊戲規則制定者的角色,以更照顧地球、生態的思維去規範,引導建築業者,而不是左想開放更多農地,右想賣更多國土,這些都是明顯與大地為敵。與環境為敵的政策,只會讓台灣適居度降低、溫度升高,愛台灣者都不應該這樣做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