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沒有房地產撐著 去年GDP會是負成長

最近打房急先鋒央行彭淮南總裁,一變成為房市關心小天使,竟然不只關心民間正義國宅都更案,也關心起華光社區都更案,建築業者也趁勢放出政府打房可能鬆手的訊息,但彭淮南的說法是,大規模的都更新推案,可以提振內需、刺激經濟成長、提供就業機會,房地產儼然又成了救經濟的主力部隊,事實上從此角度看,去年如果不是房地產還撐著,我國經濟成長率(GDP)必然是負成長無疑!

學術界有房地產是火車頭工業的一種論調,當然也有人不認同此說法,反倒說它是火車尾工業,但拋開學術理論的框框架架,大多數的人都認同,興建房子會帶動鋼筋、水泥、砂石等等建材之需求,買一戶房子也會帶動裝修、家電、家具等等之需求,其衍生之擴散效應是大家有目共睹的。

房地產景氣好,相關聯產業大家共享榮景,但景氣過熱、房價飆漲,民眾受不了,政府也難以坐視,於是打房、緊縮銀根等措施紛紛出籠,像台灣、香港、新加坡、中國大陸都是如此。

相對的當房市低迷,衝擊金融及經濟情勢,政府也會很緊張,像是日本及美國都是如此,都希望能夠有良方來拯救房地產,以提振經濟景氣、創造更多就業機會,回顧2001年台灣救房市也是這樣的背景及思維。

顯然的水能載舟也能覆舟,過猶不及,都不是政府所樂見的,因此從2010年起央行持續打房,但也不希望把房市給打死,現在央行關心房地產市場,就是最明顯的反應,最貼切的形容是「放了怕飛了,捏著怕死了」,對房市該如何拿捏?都考驗執政者的智慧囉。

去年我國的經濟成長率(GDP)大概是1.03%左右,免強保住1%,真的是所謂的「保1總隊」,但這一個百分比,若是沒有房地產市場的擴散效應之支撐,恐怕是保不住的。

GDP從生產面來看其組成要素是GDP = 農業產值 + 工業產值(包括製造業、營造業及其他)+ 服務業,其中營造業及服務業都跟房地產產業相關;若從所得分配面來看,GDP = 工資 + 地租 + 利息 + 利潤 + 間接稅淨額 + 折舊 - 補貼,工資與地租也房地產有所關聯。

但一般而言GDP是以支出面來看的,也就是GDP = 消費 + 投資 + 政府支出 + (出口進口),這其中購屋是消費支出,建商投資興建則屬投資行為,在在與房地產有相關聯。

當然不管從哪一個面向來看,房地產對GDP絕對是有所貢獻的,只是貢獻度是多是少,有待經濟研究模型去分析,不過從簡單的數據分析來看,如果去年沒有房地產的支撐,GDP很可能要淪落到負成長的地步。

或許就是基於這樣的考量,央行彭淮南總裁最近竟然關心起房地產市場中的重大都更案。我們樂見政府官員關心房地產市場,但這是否就意味著政府打房動作可能鬆手,恐還有待後市觀察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