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福是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?

最近大家可能都看到了一則超長的電視廣告,片中讓各行各業的人士來詮釋「幸福是什麼」?但從頭到尾都沒有人提到: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是件幸福的事,是薪資所得太低買不起房子,是買屋壓力太沉重,還是背殼負擔過大呢?

幸福是什麼?有人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是一件很幸福的事;人要知足,知足才會變得更快樂幸福;幸福是心中充滿愛的感覺;有工作做就很幸福;回家跟爸媽吃一頓飯;終於出太陽了、身體健康有飯吃、家庭不要吵鬧就好、喝到一杯很好喝的咖啡、可以每天無憂無慮在一起、自由有錢免煩惱、有子有孫就幸福了

事實上,這應該是廣大社會大眾心目中的幸福註解,也是許多小人物小小的不奢求的追尋目標,你心中的幸福定義又是什麼呢?跟他們又有什麼不同呢?我個人倒是認為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是件很幸福的事,但是廣告當中都沒有人提到,是該目標太難達成嗎?還是有自己的家沒自己的家都可以很幸福?

購屋壓力大一直是這幾年來市場上普遍的問題,房價高更是十大民怨之首,確實經過這波房市大多頭,全省主要都會區房價都來到歷史最高點,相對於薪資水準倒退到14年前的水準,一般民眾所得確實追不上房價上漲的幅度,這是學者認為房市缺乏實質支撐看衰房市的重要原因。

這也就是學者常談的房價所得比,從所得的角度來看,雙北市房價所得比確實是超高,中產階級要想在台北市購屋置產的確是不容易,不過在新北市倒是有很多的選擇,只要不太計較屋齡、不太考慮交通條件,實際上1字頭的房價還是買得到的,更別提往新北市以南或是東部地區了,基本上並沒有房價所得比過高的問題,嚴格來講這些地方房價所得比甚至是偏低的,只是這些地區民眾購屋偏好透天產品,所以在總價上拉高了購屋的沉重感。

像農曆過年期間開車行經三號國道,在新竹路段就看到旁邊興建中的大樓,打出每坪10.5萬的醒目廣告招牌,假使買個40坪加個車位可能都還不到500萬呢,這可是比政府推出的合宜住宅還便宜呢!

顯然的買個房子,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,並不是那麼沉重的事,壓力也並不見得那麼大,只是很多人希望的、追求的不只是買房子而已,而是買一個好的居住環境、追求一個好的居住品質,如果不是這樣,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,不見得是件幸福的事。更甚者,如果沒有衡量好個人的購屋能力,勉強去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,有可能反而是家庭不幸福的開始,因為每個月的房貸壓得人喘不過氣來,成了真正的屋奴。

想想也對,有一個殼雖然讓人心理比較踏實,但並不見得就是幸福,廣告中所說的:「人要知足,知足才會變得更快樂幸福」,確實,孔子不也是如此盛讚顏回嗎:「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。賢哉回也。」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