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底是房市泡沫破 還是專家眼鏡跌破?


最近不論國內國外主流財經媒體都關注到房地產泡沫化的議題,像是美國CNBC新聞以及台灣經濟日報等,而且幾家金融研究機構不約而同的將泡沫破滅的時間點都指向2015年,房市泡沫化近幾年已經是個老掉牙的問題,而且已經變成一個類似狼來了的問題,到底是房市泡沫會先破掉,還是專家學者的眼鏡先跌破?很快的時間就可來證明。

大家都知道近幾年來各國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,已經造成世界各地都是低利及資金亂竄的局面,這不只是引發台灣房地產的持續上漲,世界各主要城市的房價已都是漲勢驚人,導致抗議高房價聲浪紛紛出現,各地政府也因而不得不祭出大同小異的打房措施,但是打壓的力道宛如杯水車薪,房價越打是越漲越高,因此更讓人擔心所謂的房市泡沫越吹越大,到時泡沫破掉之時整體連鎖效應會更驚人!

因此有識之士、專家學者早就提出警告或是大膽預測房市泡沫化的時間點,像是中國大陸的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數度越測中國房市泡沫破滅、台灣的張金鶚教授幾年前就勸人不要買房子,因為房價即將破盤,另外像剛拿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席勒也提出警告,最近巴克萊(Barclays Plc)更預測,2015年底前香港整體房價恐會下滑30%,國內的台經院也指出2015年台灣房價將是反轉的關鍵時刻。

彷彿一幅世界末日即將來到的景象,但是為什麼到現在這波房市景氣周期這麼久了,房市還是沒有破滅掉,倒是學者專家的眼鏡已經跌破一地了,這其中最大的錯誤是拿過去的經驗套用到現在的景氣上面,但是現在的景氣環境跟過去是大相逕庭的,如果不做修正,再多的眼鏡也不夠跌。

就拿學者專家最喜歡講的幾個房市泡沫化指標來看,房價所得比也就是所謂的購屋痛苦指數,台灣老早就超過合理的5-6倍,而且還是年年創新高,不是說所得沒有增加,不是說所得追不上房價漲幅,但是房價所得比不斷創新高,還是吸引一堆人在買房子,最主要是平均所得的觀念是看不出市場上資金的動能強弱,以及民眾購屋的心理面。

另一個是指標是房價租金比,這個指標台灣在國際排名是敬陪末座,也就是說以租金來養房子時間最久,但為什麼這麼低的誘因還是阻擋不了買屋的意願呢!主要是利率也太低了,加上這幾年來房價的漲幅都頗大,放個幾年賣掉都有不錯的價差可賺,當然是吸引保守買家的青睞囉。

當然空屋率也是學者們拿來判斷房市是否泡沫化的重要指標,只是呢國內空屋率以行政院主計處的調查早就破表,空屋量更是達到156萬戶的驚人數字,但是最近營建署卻告訴我們空屋沒有這麼多,只有86.3萬戶,這不只是讓學者的擔心變成多慮,更讓市場放下戒心,認為空屋並不如想像中的嚴重。

事實上,從上述的指標來看,比照過去歷史經驗,台灣房市早就泡沫破滅掉了,而且應該要破好幾次了,到目前來看反而是學者的眼鏡跌破一地,所以現在要做預測的人都比較聰明了,將時間押後到2015年,這一兩年的市場變化變壞的機率高,變好的機率低,或許學者就要猜中囉!因為從來沒有一個市場只有漲沒有跌的,只要持續壓寶空方總有一天會猜中的!

 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