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地合一稅已經表訂在明年元旦起開始實施了,課稅申報作業要點也已經出爐,
可是還是有很多人霧煞煞,甚至有些人是一知半解,有些似是而非的說法,像是什麼成立一人公司、「399吃到飽」,鼓勵你要在什麼時間點購屋,或是用哪些撇步來避稅等。本文就是要幫大家破解這一些市場迷思,不要被人誤導,更不要因而漏繳該繳的稅,到時要補稅又罰款呢!
迷思一、房地合一稅是「重稅時代來臨」
房地合一稅是所得稅的概念,售屋有所得才會課稅,雖然該稅制對於非自住者設計了短期兩年內售屋所得課35~45%的重稅,但如果買賣之間沒賺錢,政府是課不到稅的,售屋賠錢的話還可扣抵稅額;對於自住者若是符合條件連續住滿六年,還有400萬的免稅額。
當然跟房地分開計算的財產交易所稅比較,型式上是重稅,但若跟奢侈稅比較起來,後者對於兩年內短線進出者除非是豁免條款,否則都要針對實際成交價課10~15%的「懲罰稅」,而且是不管賺錢或賠錢都要課稅,房地合一稅看起來又是屬較輕的稅。
若就稅率絕對值來比較,房地合一稅最高稅率45%,還比南韓的50%低,跟澳洲與德國一樣,與日本美國的39%左右稅率比起來是高一些,所以並不是某些學者及業者所說的全世界最高稅率。
迷思二、今年底之前購買成屋較省稅喔
由於房地合一新稅制明年元旦才實施,在今年底之前就出現了一個新舊稅制的空窗期,所以市場上現在一直有一種聲音,說在年底之前購買成屋可適用舊制,比較省稅、比較划算。實際上這是個很難比較的情況,因為其間要考量的變數很多,包括未來房價的漲跌幅、持有時間的長短、是否適用自住免稅額,還有是否重購退稅等等,還有你現在買入的房價是否偏高?
簡單的說,年底之前購屋並不見得比較划算,變數太多了,也有可能是省了稅卻賠了房價!更重要的是,在今年底之前購屋,還需要持有滿兩年,才可以適用舊制(假設舊制真的比較省稅),如果現在買成屋,可是持有時間不到兩年,仍是適用新制房地合一稅。
迷思三、灌裝潢成本來減稅
根據財政部「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申報作業要點」,包括契稅、印花稅、代書費、公證費、裝潢修繕費用等,都可當做房屋獲利的成本扣除;仲介費、廣告費、清潔費、搬運費等也可做為費用來減除。
於是又讓投資客從成本項看到一個巧門可以鑽,讓成本增加,降低獲利空間,達到節稅的目的,有的是要求裝潢業者將裝修費用拉高,譬如原本房子裝修費用150萬,發票則是開出300萬,但這是違法的,裝潢業者也不見得願意配合。
此外,並不是所有的裝修費用都可以當成本項來扣除,與民眾認知差異最大的是系統家具、冷氣等,這些施作也許都是包在房子的裝修工程當中,但是因為將來搬家都可以拆卸搬走,所以財政部並不認為這些費用是成本項可以扣除,這部分要特別注意。
迷思四、奢侈稅退場,投資客進場
明年房地合一稅上路,最主要的配套措施,就是讓實施近五年的奢侈稅退場,奢侈稅對於短線兩年內的房屋交易都要課10~15%的重稅,讓很多投資客恨得牙癢癢,根本沒有炒作的空間,都想要將之除之而後快。因此投資客認為奢侈稅退場之後,最大的障礙排除,可以再重回房市呼風喚雨了!
但是房地合一稅對於一兩年內的短線進出,也有獲利35~45%的利得稅要繳,對投資客來說並沒有比較有利,而且接下來房價要上漲的機會低,短線進出賺錢可能性大大降低,這時投資客進場可能是白忙一場,甚至還可能賠錢呢!
迷思五、房地合一稅將會增加政府稅收
財政部進行稅改推房地合一稅,當然需要取得社會支持,所以對外地說法是將來收到的房地合一稅,要拿來作為長期照護、蓋社會住宅地等社會福利及弱勢照顧之用,並預估第一年會收到稅收42億元、第二年稅收近86億元…..。
只是這也是很明顯的迷思,明年實施新稅制,如果國內房價勢持續下跌(最近很多學者專家估至少跌五年),如此情況之下,民眾可能就不願賣房子,這就不會有交易所得稅,被迫要賣房子的,則都會是賠錢賣,政府也根本收不到一毛錢稅收,所以才有人戲稱,政府預估將來每年可收到多少多少稅收,是政府幫未來房價會持續上漲背書,但政府若可實質左右房價,這幾年來也不用如此辛苦打房了!
迷思六、成立一人公司不用繳房地合一稅
公司法人買賣房地產不課房地合一稅,原本就這樣,是以17%的營所稅課稅,相較於前者最高要課到45%,似乎省很大,但這只是表面上的節稅,實際上精算後不見得省呢!因為公司法人賣房地產獲利除了營所稅17%之外,還要負擔盈餘未分配加徵的10%稅負,以實際獲利計算,其實仍須繳交到25.3%的稅率。
迷思七、房地合一稅不利預售屋
很多人都說實施新稅制後對預售屋最不利,因為完工時程一定落在明年,未來一旦再賣掉,絕對適用新稅制,要繳交較高的稅負,很多業者也相信,所以在年底之前鋒頭都被成屋給搶走,預售屋銷售業者有一籌莫展的情形。
從景氣走勢來看,現在是景氣高點,確實不宜購買預售屋,因為等預售屋完工交屋後房價鐵定是下跌的。但是房地合一稅是有所得財課稅,一兩年後賣該房子要賺錢的機會很低,頂多是平盤,根本不會有所得稅的問題,所以不是「房地合一稅不利預售屋」,是目前的時機點不利於預售屋。
但再回到房地合一稅本身來看,如果你購買預售屋的目的不是為了賺取短期增值價差,而是要長期自住使用,交屋日落在明年,對這些自用住宅持有者,新制的售屋利得稅負反而會較舊制略輕呢。
特別是新制保障自用住宅獲利低於400萬元,可以全數免稅,舊制則無此優惠;即使獲利超過400萬元,新制亦只按10%稅率課徵利得稅。被課稅者若再經由換屋,不論「大換小」或「小換大」,透過重購退稅,亦可完全或部分消除利得稅負。因此,已購進預售屋並決定做為自用住宅使用的民眾,可以不必急於解約,亦毋須擔心明年新制合一課稅施行時,會受到重稅衝擊。
迷思八、房地合一稅上路後將造成房價下跌
這是一些反對房地合一稅人士的很重要說詞,但卻很明顯的是個大迷思,就以很多早就實施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的國家來看(如英美國家),當地的房價是有漲有跌,並不是說實施房地合一稅就會造成房價下跌。
房價上漲或下跌有很多外部的因素,稅制改變是其中之一,實際上今年來房價就有鬆動的情形,這跟整體景氣循環、資金、市場供需、購買力等等因素都有關,即使政府沒有推動稅改房地合一稅,國內房價還是會修正的。
迷思九、「399吃到飽」自住免稅啦
房地合一稅為鼓勵民眾長期持有房子自住,而不是短線炒作,所以有自住持續六年400萬免稅額的設計,於是就有投資客宣稱將來可以在自住的前提下,讓房價的增值空間控制在400萬以內,如此就不會被課到房地合一稅,如此來炒作房地產。
這是個天大的迷思,實務上誰可能去操控房價的漲跌幅呢?唯一可能性是透過虛報實價登錄的價格,但這可是違法的。而且要符合自住條件須持續自住長達六年,六年間的房市景氣更是充滿了變數,投資客能忍受這麼長的不確定環境嗎?大筆資金被綁住長達六年符合投資效益嗎?
迷思十、房地合一稅時代老房子得要繳更多稅
雖然房地合一稅定有日出條款,明年元旦起買進再賣出的房子才會被課到稅,可是還是有不少持有多年老房子的人擔心,特別是高總價或是商用不動產產品,擔心未來賣掉房子會被課到較高名目的稅負(即使不是房地合一稅),因此已經開始預做準備,在年底之前做出一個左手賣給右手的動作,藉此來墊高房子的持有成本,免得多年的增值價差被稅給吃掉!
可是還是有很多人霧煞煞,甚至有些人是一知半解,有些似是而非的說法,像是什麼成立一人公司、「399吃到飽」,鼓勵你要在什麼時間點購屋,或是用哪些撇步來避稅等。本文就是要幫大家破解這一些市場迷思,不要被人誤導,更不要因而漏繳該繳的稅,到時要補稅又罰款呢!
迷思一、房地合一稅是「重稅時代來臨」
房地合一稅是所得稅的概念,售屋有所得才會課稅,雖然該稅制對於非自住者設計了短期兩年內售屋所得課35~45%的重稅,但如果買賣之間沒賺錢,政府是課不到稅的,售屋賠錢的話還可扣抵稅額;對於自住者若是符合條件連續住滿六年,還有400萬的免稅額。
當然跟房地分開計算的財產交易所稅比較,型式上是重稅,但若跟奢侈稅比較起來,後者對於兩年內短線進出者除非是豁免條款,否則都要針對實際成交價課10~15%的「懲罰稅」,而且是不管賺錢或賠錢都要課稅,房地合一稅看起來又是屬較輕的稅。
若就稅率絕對值來比較,房地合一稅最高稅率45%,還比南韓的50%低,跟澳洲與德國一樣,與日本美國的39%左右稅率比起來是高一些,所以並不是某些學者及業者所說的全世界最高稅率。
迷思二、今年底之前購買成屋較省稅喔
由於房地合一新稅制明年元旦才實施,在今年底之前就出現了一個新舊稅制的空窗期,所以市場上現在一直有一種聲音,說在年底之前購買成屋可適用舊制,比較省稅、比較划算。實際上這是個很難比較的情況,因為其間要考量的變數很多,包括未來房價的漲跌幅、持有時間的長短、是否適用自住免稅額,還有是否重購退稅等等,還有你現在買入的房價是否偏高?
簡單的說,年底之前購屋並不見得比較划算,變數太多了,也有可能是省了稅卻賠了房價!更重要的是,在今年底之前購屋,還需要持有滿兩年,才可以適用舊制(假設舊制真的比較省稅),如果現在買成屋,可是持有時間不到兩年,仍是適用新制房地合一稅。
迷思三、灌裝潢成本來減稅
根據財政部「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申報作業要點」,包括契稅、印花稅、代書費、公證費、裝潢修繕費用等,都可當做房屋獲利的成本扣除;仲介費、廣告費、清潔費、搬運費等也可做為費用來減除。
於是又讓投資客從成本項看到一個巧門可以鑽,讓成本增加,降低獲利空間,達到節稅的目的,有的是要求裝潢業者將裝修費用拉高,譬如原本房子裝修費用150萬,發票則是開出300萬,但這是違法的,裝潢業者也不見得願意配合。
此外,並不是所有的裝修費用都可以當成本項來扣除,與民眾認知差異最大的是系統家具、冷氣等,這些施作也許都是包在房子的裝修工程當中,但是因為將來搬家都可以拆卸搬走,所以財政部並不認為這些費用是成本項可以扣除,這部分要特別注意。
迷思四、奢侈稅退場,投資客進場
明年房地合一稅上路,最主要的配套措施,就是讓實施近五年的奢侈稅退場,奢侈稅對於短線兩年內的房屋交易都要課10~15%的重稅,讓很多投資客恨得牙癢癢,根本沒有炒作的空間,都想要將之除之而後快。因此投資客認為奢侈稅退場之後,最大的障礙排除,可以再重回房市呼風喚雨了!
但是房地合一稅對於一兩年內的短線進出,也有獲利35~45%的利得稅要繳,對投資客來說並沒有比較有利,而且接下來房價要上漲的機會低,短線進出賺錢可能性大大降低,這時投資客進場可能是白忙一場,甚至還可能賠錢呢!
迷思五、房地合一稅將會增加政府稅收
財政部進行稅改推房地合一稅,當然需要取得社會支持,所以對外地說法是將來收到的房地合一稅,要拿來作為長期照護、蓋社會住宅地等社會福利及弱勢照顧之用,並預估第一年會收到稅收42億元、第二年稅收近86億元…..。
只是這也是很明顯的迷思,明年實施新稅制,如果國內房價勢持續下跌(最近很多學者專家估至少跌五年),如此情況之下,民眾可能就不願賣房子,這就不會有交易所得稅,被迫要賣房子的,則都會是賠錢賣,政府也根本收不到一毛錢稅收,所以才有人戲稱,政府預估將來每年可收到多少多少稅收,是政府幫未來房價會持續上漲背書,但政府若可實質左右房價,這幾年來也不用如此辛苦打房了!
迷思六、成立一人公司不用繳房地合一稅
公司法人買賣房地產不課房地合一稅,原本就這樣,是以17%的營所稅課稅,相較於前者最高要課到45%,似乎省很大,但這只是表面上的節稅,實際上精算後不見得省呢!因為公司法人賣房地產獲利除了營所稅17%之外,還要負擔盈餘未分配加徵的10%稅負,以實際獲利計算,其實仍須繳交到25.3%的稅率。
迷思七、房地合一稅不利預售屋
很多人都說實施新稅制後對預售屋最不利,因為完工時程一定落在明年,未來一旦再賣掉,絕對適用新稅制,要繳交較高的稅負,很多業者也相信,所以在年底之前鋒頭都被成屋給搶走,預售屋銷售業者有一籌莫展的情形。
從景氣走勢來看,現在是景氣高點,確實不宜購買預售屋,因為等預售屋完工交屋後房價鐵定是下跌的。但是房地合一稅是有所得財課稅,一兩年後賣該房子要賺錢的機會很低,頂多是平盤,根本不會有所得稅的問題,所以不是「房地合一稅不利預售屋」,是目前的時機點不利於預售屋。
但再回到房地合一稅本身來看,如果你購買預售屋的目的不是為了賺取短期增值價差,而是要長期自住使用,交屋日落在明年,對這些自用住宅持有者,新制的售屋利得稅負反而會較舊制略輕呢。
特別是新制保障自用住宅獲利低於400萬元,可以全數免稅,舊制則無此優惠;即使獲利超過400萬元,新制亦只按10%稅率課徵利得稅。被課稅者若再經由換屋,不論「大換小」或「小換大」,透過重購退稅,亦可完全或部分消除利得稅負。因此,已購進預售屋並決定做為自用住宅使用的民眾,可以不必急於解約,亦毋須擔心明年新制合一課稅施行時,會受到重稅衝擊。
迷思八、房地合一稅上路後將造成房價下跌
這是一些反對房地合一稅人士的很重要說詞,但卻很明顯的是個大迷思,就以很多早就實施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的國家來看(如英美國家),當地的房價是有漲有跌,並不是說實施房地合一稅就會造成房價下跌。
房價上漲或下跌有很多外部的因素,稅制改變是其中之一,實際上今年來房價就有鬆動的情形,這跟整體景氣循環、資金、市場供需、購買力等等因素都有關,即使政府沒有推動稅改房地合一稅,國內房價還是會修正的。
迷思九、「399吃到飽」自住免稅啦
房地合一稅為鼓勵民眾長期持有房子自住,而不是短線炒作,所以有自住持續六年400萬免稅額的設計,於是就有投資客宣稱將來可以在自住的前提下,讓房價的增值空間控制在400萬以內,如此就不會被課到房地合一稅,如此來炒作房地產。
這是個天大的迷思,實務上誰可能去操控房價的漲跌幅呢?唯一可能性是透過虛報實價登錄的價格,但這可是違法的。而且要符合自住條件須持續自住長達六年,六年間的房市景氣更是充滿了變數,投資客能忍受這麼長的不確定環境嗎?大筆資金被綁住長達六年符合投資效益嗎?
迷思十、房地合一稅時代老房子得要繳更多稅
雖然房地合一稅定有日出條款,明年元旦起買進再賣出的房子才會被課到稅,可是還是有不少持有多年老房子的人擔心,特別是高總價或是商用不動產產品,擔心未來賣掉房子會被課到較高名目的稅負(即使不是房地合一稅),因此已經開始預做準備,在年底之前做出一個左手賣給右手的動作,藉此來墊高房子的持有成本,免得多年的增值價差被稅給吃掉!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