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別2015年房市 告別悽悽慘慘戚戚!


2015羊年進入倒數了,問誰最懂2015房市的況味,或許就是李清照囉,她說:「尋尋覓覓,冷冷清清,悽悽慘慘戚戚」,幾個字就將今年房市形容得淋漓盡致,到底今年房市是怎麼了?怎麼會變得如此冷清呢?

稍稍回顧一下,大概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來了。首先,是民眾所得沒增加,但是各處房價漲翻天,根據內政部所公布的全國房價所得比已經達到8.46倍,台北市更超過16倍,都創下歷史新高,民眾想要有個家,真的是比登天還難。

於是市場上都期待房價能夠早日回跌,看空房市已經成為市場的共識,特別是政府持續祭出打房措施,讓市場觀望的氛圍更加的濃厚,除了央行信用管制小小網開一面之外,奢侈稅仍是大大限縮投資客的緊箍咒,研議及之後敲定明年實施的房地合一稅,也讓房市經歷了凌遲到加護病房的過程。

除此牢牢大者之外,今年房市當中還有一些小波瀾,也都被視為干擾、衝擊市場交易的不友善因素,像是二月初內政部為兼顧不動產交易安全與個人資料隱私,修正「土地登記規則」,將任何人皆能申請的第二類土地登記謄本,不公開所有權人的完整姓名資料,這讓房仲業者在開發物件上產生巨大的衝擊。

二月中旬新上任的台北市柯P市長提出,要將美河市等四個捷運聯合開發宅轉作社會住宅,引發軒然大波,住戶群起反對,也多少影響了聯開宅的市場行情。此外,柯P新政拆違建及九月開始新建物無違建證明,也對市場產生負面效應。

再者,由宜蘭縣引爆的購買農舍新規定,不僅在宜蘭遭逢少見的農民抗爭,更讓全國重視到農地農舍流失的問題,中央農委會也不得不跳出來重新制定遊戲規則,最後雖有立委阻擾,但農地農舍的炒作也形同強弩之末。

七月一日同時有兩道禁令出爐,其一是全國容積獎勵上限規定上路,不少開發商為保有最大容積,紛紛趕在大限之前搶建照,這對於已經供過於求的房市無異雪上加霜,中南部已有建築業者跳出來,要求政府延長建照的期限;其二是限縮陸客購買單一社區房屋10%的限制,也就是市場上所稱的萬通條款,這無疑在現存的「543條款」之外,又架起了另一道門檻。

今年房市免強可稱得上是利多的都是央行所釋放出來的,包括上述解除桃園四個行政區、新北鶯歌、八里的信用管制,另外,同1人名下第3戶以上房貸成數,以及豪宅貸款最高貸款成數,與公司法人貸款成數,都由先前的5成提高至6成。另一利多就央行第三、四季理監事會議中逆勢調降利率各半碼。只是這兩項利多,對於提振低迷的買氣還是微乎其微。

儘管今年房市紛紛擾擾、冷冷清清,但在舊的一年將結束之際,相信大家一定都還期待一個全新、充滿希望的新年吧!

(本文同時發表於富比士地產王月刊12月號)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