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房子還是黃金最能抵擋通膨怪獸?


隨著疫情的逐漸趨緩,通貨膨脹的議題卻是蠢蠢欲動,牽動的不只是美國QE是否提早退場,更是緊緊抓緊你我的荷包,有形看到的是便當裡的肉塊變小了,無形的是心中的盤算,錢該如何配置?才不會越來越薄,特別是大家普遍最熟悉的兩大抗通膨工具黃金及房子,你會如何選擇呢?

 

雖然官方統計顯示,我國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(CPI)年增率只有1.95%,也就是說通貨膨脹率並不高,尚屬溫和,但是最近主流媒體幾乎都用顯著的標題來報導通膨如影隨形的景象,其中以「便當裡的肉塊變小了」,最能描繪大眾對於「錢變小了」的感受。商業研究院副院長張皇珍表示,國際原油、原物料都在上漲,也連帶影響到國內價格(物價)

 

美國通膨已來到了臨界點

 

最近因阿富汗撤軍問題搞得灰頭土臉的美國,通膨則是來到了臨界點,根據美國勞工部最新公布,7CPI年增率高達5.4%,是近20年來高點,較6月上升了0.5%,所以有媒體形容美國「通膨飆升快炸了!」可見美國通膨的嚴重性非同小可,因此已有聯準會(FED) 官員指出,縮減寬鬆貨幣政策(QE)可能會提前,在年底或明年初正式收緊,這就會牽一髮動全身,對全球金融及經濟都會有衝擊。

 

看來通膨已是個國內外都該面對的課題,怪不得最近國內疫情降級後,就看到越來越多類似「買房抗通膨」的廣告訴求,別讓通膨怪獸吃掉你的辛苦錢,更悄悄的在每個人的心中滋長。當然提到抗通膨,還會想到「庶民的最愛」黃金,這兩者可說是一般民眾最熟悉、最愛的保值型工具,但若從實務上來比較,兩者之中誰最能抗通膨呢?

 

越來越多「買房抗通膨」的廣告

 

剛好最近筆者心血來潮賣掉了一筆11年前購入的紙黃金(非實體黃金),算算當年是以每克1142元買入,8月賣出時則是每克1605元,10多年來這筆黃金增值了40.5%,小賺了一筆,等於是一年有近3.7%的增值空間,最近幾年銀行定存利率由一點多降到零點多,黃金表現不俗,當然跟官方的通膨數據比較起來,黃金這幾年來算是有打敗通膨怪獸,怪不得有人對黃金還是情有獨鍾。

 

不過,若把這績效拿來跟購買房子做比較呢?拿國內製作歷史最悠久的信義房價指數來看,以2010年第2季到今年第2季房價指數比較,全台房價上漲了74.6%,平均一年上漲6.78%,明顯的超越同期黃金的表現。

 

若是以個別縣市房價表現來看,這期間以新竹地區表現最為突出,有1.2倍的上漲幅度,而且這股漲升趨勢似乎在降級解封之後更為明顯,怪不得有人說,新竹地區民眾平均所得最高,但卻不見炒股大戶,因為資金都拿去炒房了!

 

新竹地區房價表現最為突出

 

其次是高雄市以119.39%漲幅緊跟在後,高雄地區房價基期低,一旦價格動起來,漲幅就特別明顯。台中跟桃園也都有高達9成的房價表現,這兩個地方長線看還是值得期待的,因為區域建設多,又兼是人口移入增加區。雙北表現則相對遜色,台北市房價長期偏高,房價所得比更是全國之最,「沒有三兩三誰能上梁山呢」!這期間房價只有43.03%的上漲空間,只比黃金的表現稍微好一些。

 

經這樣一比較,房子投資的績效看似強過黃金,抵擋通膨怪獸的力道也高過黃金,然筆者並不是鼓勵大家把錢都投入到房產的標的上,因為大約是同一個時間點,實價登錄平台上也有人買台北市蛋黃區房子,結果是賠大錢的。

 

畢竟投資房產不全然看投入的時間點,有時候其地段坐落、產品規劃、甚或是風水等諸多問題都會影響最後的結果,況且購買房子的門檻比較高,黃金相對的有小錢就投資,市場價格波動也不是太大,風險相對小,是保守小資族積攢個人第一桶金的不錯選項,同時又可達到抗通膨的效果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