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售土地規則若不改 更坐實政府是炒房元凶


 

房價高漲,引發民怨也高漲,政府怪不肖業者炒房,但業者卻反直指政府才是炒房元凶,主要是各地方政府不斷標售土地,又屢屢創新高,才是真正帶動房價的點火者,從實務上來看,標售土地對房價確實有點火,甚至是燎原的效應,那為何標售土地規則從來都不改呢?

 

房市搶搶滾,房價持續飆漲,讓準備購屋者甚或是已購者看了都搖頭,政府怪市場炒作,甚至隱諱不明的指不肖業者帶頭炒作,但是業者面對工料雙漲已是一肚子苦水,卻又得應付政府一連串的打炒房措施,真的是一路挨打又不能叫啊!

 

當然也有業者實在忍不住,直接跳出來對號入座,並大聲反指政府才是炒房的元凶,難道業者不知道「民不與官鬥」的道理嗎?當然知道,只是「人不是我殺的」,為什麼要去背這個黑鍋呢!

 

業者不願背炒房黑鍋

 

業者的說法是,地方政府頻頻標售重劃區土地,在多家搶標情況下屢屢創下區域新成交高價,得標業者將本求利,一定會將高價土地轉嫁到房屋的售價上面,直接推升該區域房價,這是標售土地初期的「點火效應」。

 

另一方面,周邊地主「見獵心喜」,看到旁邊政府的土地標售高價成交,即使自身的土地成本很低,必然也是比照辦理,只可能賣得更高,絕不可能賣得比別人低,輸人不輸陣,因而更加鞏固該區域的房價,於是就有進一步的「燎原效應」產生,始作俑者正是各地方政府,不該怪到業者頭上來!

 

像是近來受到台積電設廠效應帶動的高雄房市,市政府趁熱也在2021年底拿出13筆土地標售,當時就有媒體以「高市府帶頭炒地? 標售全脫標、楠梓單價創新高」為標題,指出市府進帳23.57億元,整體溢價率達到40.88%。拿到土地的建商,你認為他們會以市政府的底價計算未來推出的房價成本,還是底價加了四成後來計算房價成本呢?當然是後者,誰會笨到以前者來計價呢!

 

麵粉越來越貴,麵包怎麼可能便宜?

 

而過去這一年,這種趁著整體勢頭熱,大賺土地財的並不是只有高雄一地而已,6都、新竹等地區到處「點火」的結果,就是麵粉(土地)越來越貴,麵包(房子)價格怎麼可能會便宜呢?

 

對於地方政府標售土地引發的「點火燎原效應」,有人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「釜底抽薪」,在市場過熱期間全面停止各級政府的標售土地,將易燃、助燃的材火(麵粉)全部冰起來。但這會斷了地方政府重要的財源,也未免有點鴕鳥心態。

 

當然若是基於地方財源考量非標售不可,那也不一定要用現行價高者得的點火方式標售啊!有人說這樣會違反相關法令規定,特別去翻了一下《市地重劃實施辦法》第54條:「主管機關對於重劃區內之抵費地…..應訂定底價辦理公開標售…..

 

土地公開標售沒要求價高者得

 

看來該辦法只要求訂定底價公開標售,並沒要求一定是價高者得,因此目前競標的方式是不是可稍作修改,避免政府帶頭拉高地價。現成就有台灣金聯公司每年標售「平價宅」的模式可供參考,每戶「平價宅」訂有底價,有興趣民眾來登記,若只有人登記,該物件就該人購得;若超過一人則由抽簽方式決定得主,成交價都是底價,沒有賤賣資產,更沒有拉高市場行情的疑慮,也符合公開標售的規定。

 

或許有好事者會說,如果標售土地的條件太優,吸引諸多建商都來搶標,幸運抽籤得標者會不會再高價轉售牟利,反而造成市場更嚴重的炒風呢?實務上相關配套措施只要事先規定好都是可以避免的,譬如業者要再賣出,只能原價賣回給政府,或是限期開發等等阻絕建商囤地的遊戲規則,都是可以言明在先的。

 

近兩年來國內房價飆漲,專家學者大家都在找原因(元凶),政府標售土地的「點火效應」實難辭其咎,地方政府不要一邊放火,一邊喊救火,甚至還誣指別人放火,如果知道此一因果關係,還不修改相關遊戲規則,不就更坐實政府才是炒房的元凶嗎!


留言